在当今社会,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环境变化,脑梗这一原本被视为老年人专属的疾病,正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。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、神经调控中心主任何栋源主任,作为国际神经修复学会成员,凭借其在神经病学领域的深厚造诣,提醒我们:掌握脑梗急救常识,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。
一、认识脑梗
脑梗,又称脑梗塞或脑梗死,属于缺血性脑卒中,起病急骤,常被称为“中风”。它是指脑部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部组织缺血、缺氧性坏死。何栋源教授指出,高血脂、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是脑梗的高发人群,应特别注意预防。
二、脑梗的先兆与症状
何栋源主任强调,脑梗发作前往往有先兆,识别这些症状对于及时救治至关重要:
1.肢体麻木: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并伴随麻木感,或流口水、嘴歪等现象。
2.视线模糊:短暂性脑缺血可能导致视力障碍、视线盲点或黑蒙。
3.头晕恶心: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、视物旋转,是小脑平衡功能受影响的表现。
4.昏沉瞌睡:精神萎靡不振、昏昏欲睡,可能是大脑缺血影响呼吸和睡眠中枢所致。
三、突发脑梗的急救措施
面对突发脑梗的患者,何栋源主任建议采取以下急救措施,以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:
1.拨打120:脑梗急救黄金时间为3到4.5小时,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患者位置和症状。
2.确保安全:将患者带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区域,避免移动头部,保持头与上身水平。
3.保持平卧与呼吸畅通:去除枕头,低枕平卧,头部侧向一边,清理口鼻分泌物,以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。
4.准备心肺复苏:对于呼吸困难、心脏供血不足的患者,随时准备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。
5.等待救援:向医护人员详细说明患者情况,包括昏迷时间、症状及已采取的急救措施。
四、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
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,如患者呼吸心跳停止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何栋源教授提醒我们,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包括:
1.判断意识:轻拍患者肩膀并呼唤,观察反应。
2.判断脉搏与心跳:触摸颈动脉搏动,观察胸部起伏,感受气流。
3.开放气道:保持患者头、颈、躯干同一轴线,清理口腔、鼻腔分泌物。
4.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:胸外按压的位置在胸骨中下段1/3交界处或两乳头连线中点,双手交叠,以髋关节为支点,挺直腰部,双臂伸直,垂直向下按压,按压30次,按压深度为5~6厘米,按压频率为100~120次/分钟。人工呼吸要捏紧患者的鼻翼,用嘴严密地包住患者的口部进行吹气,送气时间持续1秒以上,然后放松捏鼻翼的手指。
掌握这些脑梗急救常识,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生命。何栋源教授作为神经内科领域的权威专家,提醒我们时刻关注自身健康,提高急救意识,共同守护生命健康。
热点问题:本月脑梗患者关注的问题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