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社会,脑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,以其高发病率、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,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。作为神经内科的权威专家,何栋源主任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,为我们揭示了脑梗死的危险因素,并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。
一、脑梗死的危险因素
何栋源主任指出,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众多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年龄与遗传因素:随着年龄的增长,脑梗死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。同时,家族中有脑梗死病史的人,发病风险也相对较高。
2.基础疾病:长期的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。这些疾病可导致动脉内皮损伤,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,从而影响脑部血液供应。
3.不良生活习惯:吸烟、肥胖、缺乏运动以及不健康饮食(如高盐、高脂、高糖饮食)都会增加脑梗死的风险。此外,过量饮酒也会损害血管内皮,影响凝血功能,进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率。
二、预防脑梗死的措施
针对上述危险因素,何栋源主任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:
1.合理饮食与适量运动:控制总热量摄入,增加蔬菜、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摄入,减少钠盐、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。同时,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并增加力量训练,以改善代谢功能,降低脑梗死风险。
2.戒烟限酒:坚决戒烟,避免二手烟的危害;限制饮酒量,以保护血管内皮和凝血功能。
3.控制基础疾病: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,并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;高血脂患者应通过饮食控制、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;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,定期监测血糖,并遵循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。
4.定期体检与筛查: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,包括血压、血脂、血糖、心电图、颈动脉超声等检查。对于有脑梗死家族史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高危人群,应增加体检频率,必要时进行头颅CT、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,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险因素。
5.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:保持乐观、积极的心态,避免长期精神紧张、焦虑、抑郁等不良情绪。学会应对压力,可通过冥想、瑜伽、旅游等方式放松身心,有助于降低脑梗死的发病风险。
脑梗死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。通过明确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,我们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的发病风险。让我们在何栋源主任的专业指导下,共同行动起来,守护大脑健康,远离脑梗死的威胁。
热点问题:本月脑梗患者关注的问题.